滚动资讯:

湘潭两型社会建设第三阶段任务解读
发布时间:2017-06-21   来源:湘潭日报  作者:谭涛

  当前,两型试验区建设步入第三阶段,生态文明改革建设进入攻坚期。

  为深入推进“伟人故里、大美湘潭”建设,率先构建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形成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我市近日出台了《关于全面深化两型改革加速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实施意见》和《湘潭市两型改革行动计划》,对今后资源节约、保护环境、产业转型等方面提出了新的建设标准。

  节约尺度逐渐精准

  “两型的第一层含义是集约发展,因此我市今后将进一步推进资源的合理利用,实现社会生产、建设、流通、消费等领域的资源高效利用。”市两型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出台的两型社会建设任务中明确,今后我市要建立最为严格的耕地、林地、湿地保护制度,对划定的永久基本农田实施特殊保护,探索推广建设占用优质耕地耕作层剥离再利用工作经验;同时开展林地股份合作社试点、集体林地资产股份制试点;把全市所有湿地纳入保护范围,制定实施湿地生态修复规划,并在水府庙开展湿地产权确权试点。

  在资源环境价格改革方面,我市将逐步推进水资源费改税工作,实行从量定额计征。实施煤电价格联动、燃煤机组基本电费加电度电费两部制电价政策;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落实超计划、超定额取水定额累进加价制度;推进输配电价改革,开展非居民用天然气季节性差价试点,合理确定地下综合管廊收费、中水回用价格等;开展水权交易试点,探索建立水权交易规程、风险防控机制。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行动计划在资源节约方面也明确诸多硬指标。在资源循环利用方面,到2020年,我市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要达到75%;在低碳发展方面,到2018年前,30万千瓦及以上燃煤发电机组实施超低排放改造,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浓度分别不能高于10、35、50毫克/立方米。

  生态修复成环保重点

  环境保护治理是两型引领的重要内涵,随着我市重点污染企业实现关停退出,新阶段的环保重点则聚焦在生态修复方面。今后,我市将继续深入实施湘江保护和治理“一号重点工程”,着力推进园区重点区域、城乡生活污水垃圾及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实施企业整治整合及沿岸退耕还林、还湿试点,完成竹埠港老工业区绿色搬迁改造。全面推行河长制。到2018年,完成竹埠港企业关停后的污染场地修复和治理,湘江流域国控断面水质优良率达到100%。

  同时,我市将推进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治理。深入推进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治理试点工作,完善达标生产区与管控专产区即轻中度污染区“VIP+N”治理修复模式、重金属镉污染粮食“四专一封闭”(专用品种、专区生产、专业收购、专仓存储、封闭运行)收购处置模式、替代种植区即重度污染去的农作物替代种植补偿模式,形成可复制的修复治理模式。引入市场机制,支持开展第三方承包治理试点。

  市两型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我市还将创新生态绿心地区保护发展模式,修编绿心地区总体规划,完成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出台生态绿心及周边地区规划、建设、管理和保护等“一揽子”解决方案。实施生态绿心地区示范片区发展工程、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产业退出工程、生态绿心地区复绿补绿插绿五年行动,建设长株潭城际绿道网,争取将绿心地区林地全部纳入省级生态公益林范围并提高补偿标准。

  此外,在生态环境修复方面,我市还将实施耕地河湖修养生息,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创新矿山生态环境综合防治机制,实施第三方治理等措施。

  经济发展实现绿色驱动

  在推进产业转型升级面,两型引领提出了绿色发展的总体要求。

  推进绿色制造。制定《湘潭市绿色制造工程专项行动方案》,开展绿色制造试点示范,对获得省部级试点示范的工业企业进行奖励,实行差别化用电、用水、用地、排污权等政策。加快建立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推进产品生态设计,制定产品生态设计规范,开展纸塑复合包装物回收利用联盟建设相关工作。制定“十三五”十大清洁低碳技术推广实施方案,以传统排放较大行业为重点对象,全面推行工业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制度,推广清洁生产技术。

  推广绿色建筑。加快推进建筑产品部品标准化、产业化、工业化、现代化,完善标准体系、图集,推广绿色建筑和建材。制定《湘潭市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开展绿色建筑评价。建立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管理模式。大力推广绿色施工,积极创建绿色施工示范工程。到2020年,全市50%以上的新建筑达到绿色标准。

  推进绿色金融创新。争取国家绿色金融改革试点,推进绿色信用体系建设,制定绿色金融规划,创新绿色信贷产品和服务模式。支持金融机构和企业发展绿色债券,大力发展绿色租赁、绿色信托,支持设立各类绿色发展基金并实行市场化运作。完善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到2020年,在绿色债券、绿色发展基金、绿色银行等领域取得实质性进展。

  此外,我市还将打造提升开放新平台。完善铁空水陆和电子口岸体系,加强湘潭综合保税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建设,建立口岸联动机制。完善口岸功能资质,丰富铁水、铁公、空公等多式联运组合模式,畅通国际物流通道。

湘潭要闻

湖南新闻

财经纵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