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破烂王”与“慈善家”——记湘潭市岳塘区九旬老党员邓竹荣
发布时间:2020-07-07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彭婷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彭婷

  在湘潭市岳塘区建设路街道鑫山小区,居民们不约而同养成了一个习惯:谁家有废弃的快递箱、喝完的啤酒瓶、看完的旧报纸,都自觉地送到邓竹荣家杂物间门口。每天清晨和傍晚,邓竹荣的妻子和女儿散步回来后,会连同自己捡拾的废品一道,清理、打包,隔一段时间送到废品站去卖。

  从省有色地质勘查局二总队退休的邓竹荣并不缺这点钱。他把卖废品的钱,与自己的部分工资一起,每年捐款1.2万元给湘潭市福利院,2017年至今年从未间断。这些捐款,是邓竹荣一家卖废品卖来的,更是他勤俭省下来的。

  今年90岁的邓竹荣是一名老党员,从小父母双亡,在叔叔婶婶救助下勉强活了下来。后来在党的引路和培养下,他参了军,上了学,入了党,还有了体面的工作。“共产党是我的救命恩人,我能活到这个岁数,有吃有穿,都搭帮共产党。”邓竹荣信仰坚定,退休不褪色,总想为社会做点什么。

  从2013年开始,他每天早晚都要去离家不远的湘江风光带散步,看到丢在路边的矿泉水瓶、包装纸、废纸壳,便顺手捡回来,过一段时间分类打包,送到废品站。

  “一个老革命,还去捡破烂,他的脑子里只有钱吗?”有邻居很费解。

  邓竹荣的儿女也不理解他:“您要是缺钱花,尽管跟我们开口。”

  “你们不懂,福利院的孩子苦啊,我父母走得早,体会太深了。”邓竹荣不多解释,只是默默做着自己的事。看着杂物间里堆积如山的垃圾,大家送给他一个外号——“破烂王”。

  说他是“破烂王”,还因他穿得破烂。用女儿邓香丽的话说,父亲几乎没有一件像样的衣服,大多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最好的衣服,还是年轻时参军留下的那身军装。

  “他的毛巾要用到有了窟窿才肯丢,甚至连上厕所的纸也不肯我们多扯一点。”邓竹荣的妻子万桂芝说,“破烂王”这个称呼,形容他一点也不为过。

  可是,每月有4000多元退休金的邓竹荣又怎么会缺这些钱呢?2017年“六一”前夕,他将捡废品换来的钱,再加上从自己的工资里拿出一部分,共1.2万元捐给湘潭市福利院。

  “这是我的一点心意,希望帮帮孩子们。”邓竹荣真诚地说。

  自那以后,每年“六一”前夕,湘潭市福利院都会收到来自邓竹荣的1.2万元捐款。邓竹荣表示,只要他活一年,捐款就要继续一年。

  “老人身体不好,行走不便,也需要钱治疗,他却把自己多年积攒下来的钱捐给孩子们,这种高风亮节让人很感动!”湘潭市福利院负责人说。

  “原来他是这样一位高尚的人。”邻居高永红说,得知他捡破烂、省吃俭用不是为自己,大家顿时肃然起敬,又给他取了另一个外号——“慈善家”。

  其实,邓竹荣的故事远不止这些。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只要有捐款,他总是踊跃参与,每次都是几百上千元,毫不吝啬。今年疫情期间,腿脚不便的邓竹荣托儿女找到单位退休办,捐了2000元。家人初步统计,自退休以来,邓竹荣共捐款捐物10余万元。

  如今,由于身体一年不如一年,邓竹荣已无法捡废品,但善举仍在继续。他的儿女以及年过八旬的妻子接过了捡废品的接力棒,邻居们也将可兑钱的废品放在他家杂物间门口,支持他们的慈善事业。

  7月4日,记者走进邓竹荣家中,几乎没看到几件像样的家具,连风扇还是上世纪80年代留下的。然而,客厅墙上张贴着一张鲜红的“党的三大作风”却格外耀眼。邓香丽说,这是父亲去年特意嘱咐制作张贴的,告诉后辈们要听党的话、永远跟党走。

  “他捡的虽然是破铜烂铁、废品杂物,给我们留下的却是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令人感动,让人敬佩!”……采访中,邻居们对这位“破烂王”“慈善家”赞不绝口。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党培养了我,在我有生之年,应当要回报她!”患上帕金森症的邓竹荣已无法口齿清晰地与人交流。这几个字,他说得费力但坚定。

  原载《湖南日报》2020年7月7日(09版)

湘潭要闻

湖南新闻

财经纵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