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湘潭市岳塘区霞城乡撤乡设街道,倾力“三服务”
发布时间:2014-05-19   来源:华声在线湘潭频道  作者:刘晓波

  华声在线湘潭讯(通讯员 肖中华 冯新宇 记者 刘晓波)在湘潭市岳塘区,有个霞城乡。昔日的霞城,名为城,实为乡,经济基础、村民素质、发展环境,存在不足与缺陷,大大制约了自身、周边企事业单位及城区的发展。“霞城”当年的命名,或许寓示着加快发展、融乡入城的美好愿望。
  如今的霞城,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与服务功能,通过服务企事业单位、服务城区、服务群众,迎来了如日东升、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优质服务、融乡入城、加快发展,“霞城”昔日的美好愿望,正逐步成为现实。
  服务企事业单位
  霞城是个热闹的地方,辖区内拥有数十家市级以上企事业单位,其中包括湘钢、湘机、一医院、湘潭市烟草学校、湘潭城建职业技术学院等。通过服务好这些企事业单位,霞城获得了加快发展的动力。
  近年来,针对企业、学校、医院周边环境(简称“三边”环境)面临的现状和问题,霞城乡制定了干群联动的服务平台,建立了长效机制,促进了“三边”问题的有效解决。
  霞城乡联合村多年受湘钢噪声、粉尘、废水等污染,影响了村民的生产生活。因问题多年没有解决,老百姓多次堵门堵路,给湘钢生产、运输带来了影响。区乡两级高度重视,牵头搭建了一个沟通平台,组织各相关职能部门、湘钢、联合村进行多次协调,最终达成一致,湘钢加强污染治理并对造成的污染进行了补偿。
  与此同时,霞城乡还狠抓安全检查,大力整治“八小”行业。每年定期检查企业、医院周边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的经营场所,协助交管部门规范学校周边交通安全。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创建一批“八小”示范经营单位,取缔一批“八小”无证经营户,全面提高霞城乡企业、院校、医院周边“八小”行业经营者的守法经营和卫生意识,为企业、学校、医院的生产经营,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正是因为拥有良好的发展环境,辖区内企事业单位获得了快速发展,这又为霞城乡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动力。一个重要的表现便是服务业和劳务经济的蓬勃兴起。霞城乡位于湘江之滨,三面环江,依托湘钢、湘机等大型企业,充分发挥湘江水运优势,通过铁牛埠码头、顺达散装码头,近年来大力发展物流运输业等综合服务新兴产业。目前霞城从事这一行业的居民约有800人,年收入5000余万元。又依托一医院、烟草学校、城建职业技术学院等稳定的消费群体,大力发展餐饮、住宿、零售等服务业,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的繁荣与居民收入的增加。依托湘钢、湘机等大型企业的强劲用工需求,不少居民到这些企业打工,有效增加了自身收入。
服务城区
  近年来,随着湘潭市政中心的南迁及高新区的跨越发展,以前处于城郊结合部的霞城,如今紧邻湘潭市政中心和河东工业区,变成了湘潭城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这一发展过程中,霞城为全市的城市化建设提供了优质服务,并为自身的发展赢得了广阔的空间。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近年来,东方红南广场、湘江排水口、市体育学校及七大桥、东泗路、福星西路等省市一大批重点项目陆续落户霞城。霞城实行“五个一”即“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套方案、一抓到底”制度,为重点项目的建设提供全方位优质服务,促进了省、市重点项目建设顺利推进。阳塘湘江一号项目、东方红南广场项目征地拆迁工作基本完成;湘钢安置区附属用房已经进入竣工验收阶段,物业管理工作已经分小区进行了移交;“印象岳塘”建设顺利推进;湘江学府项目稳步推进,安置楼房屋分配工作正在进行;城区中心派出所征地项目已经完成,正在进行施工建设;另外,市体育运动学校项目建设,月华路、宝塔南路也正在推进,远大项目正加快完成扫尾工作。
  以服务城区为契机,霞城依托东方红南广场,借助湘钢、湘机等大中企业和高新区产业链延伸,大力发展科技密集型企业和高附加值加工业,发展了五星工业园等经济实体,不断增强自身经济发展后劲。此外还结合下摄司联合安置区、东方红南广场、七大桥、东泗路、福星西路等项目,抓好专业市场建设、商品小区开发以及道路两翼土地的开发,带动了全乡餐饮、服务、运输、建材以及建筑业的快速发展。
  在城管创卫方面,霞城乡坚持“清、控、补、整”四字方针(即清理垃圾、控制违章建筑、补植绿化树木、综合整治城乡环境),积极推进创卫工作。2013年,全乡就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组织了三次专项行动,制定了一系列实施方案,共计出动人员860人/次,车辆65台/次,清运陈年垃圾160吨,投入经费40余万元。全年共拆除小广告、店面门匾200块、异型广告80余平方米,完成控违面积5965平方米,拆违面积6210平方米。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区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增加,农产品需求急剧上升。为了满足这部分需求,霞城乡及时调整种植业结构,大力发展蔬菜种植及农产品精深加工业,为丰富市民的“菜篮子”做出了贡献。
  这是一个多赢的过程。以城市“菜篮子”工程为契机,近年来,霞城乡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鼓励扶持多元投资主体兴办农林、畜禽产品加工业,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农产品物流和城市休闲农业等非农经济,大大增加了居民的收入及村级实力。2013年全乡农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9702元,全乡经济实力过千万元的村4个,年固定收入百万元以上的村2个。
服务群众
  近年来,霞城乡下决心花大力气出台多项举措服务群众,使广大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服务群众,一方面为霞城乡找到了发展的目的与意义;另一方面,也为霞城服务企事业单位、服务城区,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赢得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一是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主干道全面提质。霞城乡辖区面积约8平方公里,总人口1.8万人。下辖8个行政村、1个农场,共有102个村民小组,6家规模企业。目前,全乡各村、场基本实现水泥路到组到户,解决了居民出行难题。
  二是社会保障落到实处,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霞城乡2013年累计发放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188.67万元。其中发放城市低保金65.21万元,农村低保金123.47万元。共为87户村民申请了大病医疗救助,救助金34.55万元足额及时发放到位,有效提高了保障水平,推进了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等社会保险可持续发展。村民福利待遇稳步提高:阳塘村、霞城村每人每月可领20斤大米,全乡各村、场退休老人均可每月领取150-300元福利。顺江村、和平村、联合村、五星村、岳塘村、下摄司村均通过项目拆迁基本已实现职工养老保险全覆盖。
  三是努力维护辖区社会稳定。每年4月和9月霞城乡坚持开展“大走访”,深入群众,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2013年,全乡共走访3810户,到位率达97%,收集的群众诉求涉及12个方面,88项问题,并进行了分类归纳。与此同时,该乡还深入开展“调解化积案,息访保平安”专项活动,建立了“大调解”长效工作机制。采取矛盾纠纷包案责任制的办法,明确包案领导、调解人员。2013年以来,乡、村两级共排查调处各类社会矛盾纠纷106起,调处成功率达100%,化解信访积案3起,处理市、区长热线38件,切实维护了辖区社会稳定。
  四是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在解决居民看病难、出行难、生活越过越富裕的同时,霞城乡还通过开办各种文化活动,丰富居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目前霞城乡有8个农家书屋,共藏书8万余本。到书屋去看看书,成了霞城乡居民劳动之余的一大爱好。此外,霞城乡每年定期开展“周周乐”、“文化潇湘”、广场舞比赛等活动,丰富基层文化生活。目前,霞城乡有三个文艺演出团体,文艺志愿者95人,基层文化事业欣欣向荣,广大群众经常在家门口就能看到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艺活动。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霞城乡党委书记王林涛、乡长陈澄信心十足地表示,在服务企业、服务城区、服务群众“三服务”中,沐浴着撤乡设街道的东风,霞城乡将迎来更加辉煌的前景。

湘潭要闻

湖南新闻

财经纵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