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我们从湘潭城乡历史文化发展投资有限公司了解到,目前唐兴寺旧址所有拆迁工作已全面完成,计划今年6月奠基,预计2年内建成。图为唐兴寺重建效果图。
照片拍摄于1900年,大体显示了大唐兴寺当年风貌。
3月23日,细雨蒙蒙。一大早,家住窑湾的徐先生独自撑着伞,默默地站在原唐兴寺小学的门口,憧憬着大唐兴寺重建后的样子。当天,我们从负责该项目建设的湘潭城乡历史文化发展投资有限公司了解到,目前唐兴寺旧址所有拆迁工作已全面完成,计划今年6月奠基,预计2年内建成。
恢复唐代形制,将气势恢宏
有句古话:“先有唐兴寺,后有湘潭城”。可见,大唐兴寺对湘潭的重要性,重建大唐兴寺成了许多市民的心愿。
然而,由于缺乏直接图像或清晰的照片印证,关于唐兴寺的原貌尚难考证,且自晋以来,历经唐宋元明清千余年,随着历史的变迁,几经毁损重建,建筑风格不断发展变化。
目前寺院仅存“大唐兴寺”石额,现藏于湘潭市博物馆,这块石额时逾千年,是湘潭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关于大唐兴寺格局和风貌的考证,有民间传说也有历史记载。相传,旧唐兴寺雄伟壮丽,前临湘江,后依古木,寺周有围墙,山门在寺东金鸡桥,入门有钟楼。前殿供奉弥勒佛,后列四大天王和十八罗汉,匾题“皆大欢喜”。正殿供奉释迦牟尼佛、药师佛、地藏王菩萨。后殿供奉千手观音佛。殿后有一院落,原有水阁凉亭,苍松翠柏,桐花海棠,十分壮观。
采访中,记者找到一张拍摄于1900年的老照片。从照片可以看见湘江对岸壶山上包爷殿、大唐兴寺和望衡亭等。照片展示了当时大唐兴寺的风貌,大雄宝殿、法堂依山而建,面朝湘江,北高南低。屋顶为歇山,正脊、垂脊、戗脊、山花等隐约可见。正坡坡度较大,屋顶高耸,脊兽突出。
“重建的大唐兴寺将从佛教盛行的唐代着眼,恢复唐代形制,重现气势恢宏的景象。”湘潭城乡历史文化发展投资有限公司营销策划部部长胡恒飞介绍,重建的大唐兴寺,将遵循唐朝风格,同时结合民间传说和历史记载,对其历史风貌予以还原。
精心设计方案,将重点打造
去年9月12日,大唐兴寺复建获得省民宗局批复。由此,各项筹建工作紧密开展。
作为窑湾历史文化街区的龙头项目、亮点项目,大唐兴寺建筑工程项目位于雨湖区窑湾壶山,占地面积22.11亩,总建筑面积8442.82平方米,总投资1.6亿元(不含土地费用),工期2年。
胡恒飞介绍,重建的大唐兴寺遵循“伽蓝七堂”制式,形成“一轴”“两单”格局,即通过山门殿——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藏经楼这条南北纵深轴线来组织空间,前后建筑起承转合,形成三进四殿堂的基本格局。两单分东西单,西单包括方丈楼、僧房、禅堂,主要对内,东单为相对开放型功能,包括香积厨(厨房)、斋堂(饭堂)、职事堂(库房)、荣堂(接待室),以及接待四方来客的客房。
根据规划设计方案,建成后的大唐兴寺将重现“香烟缥缈,晨钟暮鼓,宿鸟争鸣,渔舟徐返”的雄伟壮丽气象。
大唐兴寺历史脉络
延伸阅读
大唐兴寺名人渊源
褚遂良
唐高宗永徽六年(655年) 被贬来到潭州。当他巡视昔年陶士行驻节之处, 发思古之幽情, 自然会为大唐的前途担忧,于是,提笔大书“大唐兴寺”。并提有“远山崷崪翠凝烟,烂漫桐花二月天;踏遍九衢灯火夜,归来月挂海棠前”。
智俨
俗姓曹,湖南湘潭人。9岁到南岳出家,为法正弟子。弘扬律法38年,受度者万余人。元和十三年(818年)卒。
刘禹锡作《智俨大师碑铭》,赞其学承为“星月丽天,珠玑同贯。由其门者,皆正法焉”。
刘禹锡
洛阳人。唐代诗人、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刘禹锡被贬在朗州(今常德)前后近十年。任朗州司马,应智俨徒圆皈之求,在常德任所为其作,《智俨石塔铭》:“……长沙潭西逾五里,陶侃故居石头寺,门前一带湘江水,吁嗟律席之名兮,与湘流而不已。”并在智俨逝世时专门写下了《唐故衡岳律大师湘潭唐兴寺俨公碑》。
杜甫
唐杜甫游此,见褚公之书,《发潭州》诗赞:
夜醉长沙酒,晓行湘水春。
岸花飞送客,樯燕语留人。
贾傅才未有,褚公书绝伦。
名高前后事,回首一伤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