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书达理 成就未来
——湘潭市雨湖区湘锰小学纪实
华声在线湘潭讯(陈步红 赵涌)坐落于湘潭市北部鹤岭镇的湘锰小学,有着55年的办学历史,曾经是湘潭锰业集团公司下辖的子弟小学,随着矿山资源枯竭企业宣告破产,湘锰小学于2006年8月整体移交雨湖区政府,成为雨湖区教育局直属学校。现有22个教学班,1000多名学生,近60名老师。
这,只是一座普普通通的小学。生源大都是原企业职工和镇上居民的子弟,以及周边农民的孩子、进城务工者的子弟,生源复杂,留守儿童居多。 这,也是一座非比寻常的小学。校园占地面积23000平米,为湘潭市规模较大小学之一,学生活动场地7500平米,绿化面积10000余平米。教学设施齐全,校园环境优美,,教学成绩优秀,堪比最好的城区小学
这所既平凡又特殊的学校,究竟有何魅力,以致家长们趋之如云,纷纷将孩子送进锰小呢?这还得从湘锰小学的人文校园说起。
国学经典积淀儒雅人生
随着悠扬的上课音乐铃声响起,喧闹的教室渐渐安静了下来,孩子们的晨读开始了。二年级的周煊烨从书包里掏出学校自编的国学读本《日有所诵》开始大声诵读着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稚嫩的童声与全班同学的声音汇聚,与全校的琅琅书声交织在一起,成了一支特别的国学音乐,飘扬在校园上空。 在湘锰小学,这样的场景每个早晨都能见到,每天的早读课、课前五分钟孩子们都会进行国学精粹的诵读。经典诵读已经成为了锰小孩子们的常态学习。 曾几何时,吃洋快餐成了孩子们的时尚,好战斗勇的奥特曼是孩子们崇拜的偶像,日韩动漫变成孩子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对自已的民族传统文化却知之甚少。为此,湘锰小学以“知书达理”为校训,以“学国学,品书香”为学校特色,自编国学校本课程,让孩子们诵读中华经典,更多地吸收传统文化中博大厚重的精华,提升人文素养。 国学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诗词朗诵会,为古诗配画,演绎《三字经》故事,“走进古诗词乐园”主题队会……丰富多彩的活动,不仅让孩子们学得不亦乐乎,家长们也拍手叫好。陈先生的孩子今年刚读五年级,他说,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孩子记住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懂得学习的有效方法;学习“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体会友谊的珍贵;吟诵“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领悟了时光的宝贵。在潜移默化中,孩子们成长了,懂事了,国学经典为孩子们点亮人生底色。
浓浓书香溢满文化校园
从事教育行业的谢女士第一次送孩子来报到时,便被湘锰小学浓厚的文化氛围所吸引,同样是绿树成荫、风景如画,同样是笑语欢声、充满生机,但与一般小学不同的是,湘锰小学多了几分雅致,一股浓浓的古典文化的芬芳扑面而来。
看,教学楼、综合楼和办公楼都拥有了自己寓意深刻的名字:“求索楼”“求知楼”“求同楼”“求是楼”“求新楼”,每栋楼都配有楼匾、楹联;每一栋教学楼的走廊横梁上悬挂着一块块字迹飘逸潇洒的国学牌匾,孩子们一抬头,目之所及便是中华古典名句。国学走廊里,八块宣传栏分列两侧,《百家姓》《三字经》《弟子规》等国学精粹烘托出了浓厚的文化氛围。近50米长的诗词文化墙上,《沁园春 长沙》《游子吟》等诗词雕刻在大大小小的黑色大理石碑上,一个个金色的行草字龙飞凤舞、遒劲有力,分外引人注目,让人在品味诗词的同时也领略了中国书法的独特魅力。
这座优美的校园中,每一面墙壁都能说话,每一处景致都蕴育着教育内涵,处处彰显着 “润物细无声”的力量。作为校园总设计师,湘锰小学的柳志燕校长总喜欢在这墨香盈袖的校园里四处走走,仿佛在欣赏他的作品,“我不仅仅是个校长,更是个文化人。我觉得教育应该是一群文化人,精心传承文化,培养一批批小文化人。”
农村少年宫点亮童年色彩
五年级的王佳艺总喜欢在校园文化墙下停下脚步,或驻足欣赏,或默默品味,或大声朗读。爱书的他在湘锰小学总能如鱼得水,他喜欢在学校图书室和班级图书角翻看自己喜欢的书籍,在课间“流动阅览车”上结交有着相同爱好的同龄人,在读书节上与他人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学校里一直有着浓浓的读书氛围,还有五花八门的社团,我的学习生活可一点都不枯燥呢!”他得意地说道。
不久的将来,孩子们的学习生活中还将增加更多亮色,因为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的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已落户湘锰小学,介时,孩子们不仅能利用音乐室、美术室发挥特长,还将学习葫芦丝、笛子、古筝、腰鼓等特色艺术;不仅能在塑胶操场、沙滩排球场挥洒汗水,还能前往新增的“心灵驿站”,或者化身小花匠进行花草培植,甚至去工厂参观……学校将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组织开展一系列教育活动。
少年宫项目负责人陈敏老师介绍说:“通过乡村少年宫的建设,我们将为孩子们创造一个优良的成长环境,打造一个培养孩子们兴趣爱好、拓展孩子们能力素质、陶冶道德情操的课外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