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湘潭大学涌现了一大批具有公益精神的学生模范——
公益模范群体现象是如何产生的?
今年25岁的邓榕,是湘潭大学历史系2013级国际关系专业研究生,大学期间,他带领学生社团孝行协会建立孝心服务基地14个,也因此获得“全国百佳优秀志愿者”等称号。
像邓榕这样深具公益精神的学子,近年来在湘潭大学扎堆涌现,有20多位学生在省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诞生了令人瞩目的学生“模范群体”,他们当中有全国道德模范文花枝、杨怀保,全国百佳优秀志愿者王达佳,舍身救火英雄夏形义烈士,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扶婷、毛星芝、杨子强、罗桂红、黄少军,湖南省首届金牌义工黄姗姗、冯家珍……
一所地方高校,为何能诞生两位全国道德模范,他们又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公益文化成为学校核心文化
2009年7月,湖南邵阳武冈市面向社会公开招录100名中小学教师,其中达丽娟等4名考生均以优异成绩通过笔试和面试,进入体检程序。然而,在8月31日武冈市公布的录用名单里,却没有这4位考生的名字。原因是达丽娟和毛卫华身高都与“招聘要求”相差一厘米。
困境中,达丽娟等人找到湘大法学院法律援助中心申请法律援助。2008级宪法学与行政法学硕士生张凌凤、彭超、李新芳接待了他们,并及时联系了指导教师欧爱民教授。
经过仔细了解,师生们决定帮助他们维权。最终,在湘潭大学法学院师生的努力下,湖南省正式废除了《湖南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招聘办法(试行)》中关于身高限制的规定。
删除教师招考中的“身高歧视”仅是近年来湘潭大学师生参与的公共事件之一。他们还先后参与推动废除“驾考合一”制度、取消湘潭市三座大桥收费、挑战“出租车特许经营”等有着广泛社会影响的公共事件,被誉为“高校师生承担社会责任的新标杆”。
“公益文化已经成为学校的核心文化。”在湘潭大学副校长周益春看来,学校的骨髓里就有着一股“心忧天下”的基因,有着敢于担当的社会责任感。
近年来,湘潭大学积极整合资源,创新工作机制,全面加强了公益文化建设。学校以学雷锋日、劳动节、国庆节、重阳节等重大节庆和传统节日为契机,利用校报、广播电视和宣传栏等校内媒体,开设“公益榜样力量”等专栏,大力宣传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公益人物及其感人事迹,在师生中营造良好的公益文化氛围。
公益社团搭建广阔实践平台
在湘潭大学,有着人人皆知的三大公益社团:孝行协会、雷锋公司、梦想社区,它们为湘潭大学师生的公益实践提供了广阔平台。
湘潭大学孝行协会成立于2010年,现任会长苏政委告诉记者:“孝行协会成立的目的,就是针对当前老龄化趋势加速的形势,将中华孝道与志愿服务相结合,落实到具体的实践中去,传承与发扬中华传统文化。”
自成立以来,孝行协会服务空巢、困难老人超过8000位,开展孝老服务1000多次,服务城乡老人10万余人次,感召社会各界人士给弱势群体募集资金50万元;协会成员足迹遍布湖南省岳阳县、桑植县等14个县市,带动了湖南全省53所高校,30万青年学子参与孝文化主题教育活动。其间,该协会相继涌现杨怀保、陈君君、胡志鹏等一批道德典范,呈现出“滚雪球效应”。2013年,鉴于协会在敬老爱老方面做出的贡献,孝行协会作为全国高校社团唯一代表,荣获第一届“全国敬老文明号”荣誉称号。
而作为全国十佳大学生社团之一的“雷锋公司”,也因其优异的公益成绩,先后获得了“留住一桶水——全国优秀绿之队奖与优秀项目奖”、“青国青城·环保心观察——图文观察优秀奖”等多个奖项。
近两年,针对城镇化、老龄化进程加快带来的留守现象、空巢现象和失独现象等,湘潭大学又将公益文化建设延伸到社会,以服务社区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失独老人等弱势群体为重点,与湘潭市雨湖区共建“梦想社区”,组织青年学生参与基层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市容监督、公益推广等常态化社区志愿服务活动。
公益阵地延伸到每一个角落
走进湘潭大学女生宿舍楼2栋102寝室,便可见门上贴着“爱心寝室”的标识,门口的纸箱子里,摆着各种可以卖钱的废品:易拉罐、快递纸盒、塑料袋子、过期报纸……
“这些原来随手扔掉的东西,现在我们都很自觉地把它们收集起来,甚至上街接到传单,我们都要带回来。”文新学院大三女生肖高琴说,把废品带回来已经成为了大家的一种习惯,“这是举手之劳,但却可以为公益事业做一份贡献”。
学院木槿感恩支教团负责人胡文彬告诉记者,学生公益社团最头痛的事就是没有资金来源,通过建立爱心班级和爱心寝室等方式,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经费问题,还把公益阵地由几十个上百人的社团,延伸到了每个班级、每间寝室,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公益事业中来,扩大了公益文化传播的覆盖面,为持续开展公益活动提供了有力保障。
周益春告诉记者,学校将公益文化渗透到育人的各个环节、各个“角落”,搭建各种公益平台,广泛开展读原著、听专题报告、系统讲授、讨论交流和答疑、社会调查、写读书心得等活动,使公益精神内化为学生的一种文化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