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边配套跟不上,催生“职住不平衡”新现象
郊区90多平方米的小三居买来空着,小两口却在城里与别人合租。过去两年,小孙都过着这样的生活。
与小孙类似的人不在少数,他们在郊区买的房闲着,人在城区租房挤着。新楼盘扎堆在郊区拔地而起,可一些地区交通、商业配套跟得慢,就业机会少,催生了这样的“职住不平衡”难题。
郊区一套“换”来城区一间
宽敞和方便,只能选择一个。2014年底,小孙拿到了位于房山区篱笆房地区一处小三居的钥匙。看新房那天,他就心凉了半截。“周边几乎什么也没有,买菜吃饭都成了问题。”再加上离地铁站1公里多的距离,到他位于东单的公司上班,得换乘两次地铁、历经21站,光交通这上面就得花近两个小时的时间。
眼看新房配套跟不上,他也没辙,只能继续留在丰台租房的地方。每月1800元租金,只够跟人合租一套两居室,他和妻子挤在20平方米的单间里。而新房,却是仅仅在节假日时抽空去看看。“那边早就装好了,新家具、新电器都积灰了。”他跟记者坦言,租来的房子面积小、年头也长,但四五十分钟就能到单位;周边商场、超市配套充足,楼下不到100米就是一个菜市场。
小刘在外租房的时间比小孙还要长,在房山长阳地区买房已近四年的他,因为工作单位离新房太远,只能把这套90平方米的房子以每月3000元的租金租出去,再到离公司近、交通更方便的地方租房。
然而,他拿着这笔租金到北五环附近租房才发现,3000块钱连一居室都难租下来,只能“换”来一个合租的小单间。“这边明显人气儿更旺些,配套也都方便些。”小刘说,现在就等着新房升值,卖掉再到城区换套老的二手房。他算了一下,如果以目前300万元的价格卖掉新房,在北五环基本只能买套房龄近二十年、面积七八十平米、户型歪七扭八的老房子。
四成存量房都在六环外
其实,交通、商业配套跟不上入住的速度,已经成了目前不少新楼盘特别是郊区楼盘的通病。
“一般来看,北京郊区新楼盘周边配套大约得3到5年才能成长起来。”伟业我爱我家集团品牌总监孔丹分析。
然而,这些配套滞后的新楼盘正是刚需上班族不得不面对的。孔丹说,中心城区的新楼盘项目越来越少,未来更多都是高端项目,每平方米的价格基本在10万元以上,对于刚刚工作、经济能力有限的上班族来说,很难承受得起。于是,如果要买新房,只能到更远的郊区新城楼盘挑选。
市场反应也正是如此。链家研究院发布数据显示,5月,本市共有15个住宅项目入市,仅房山区的新推项目供应就占总推盘量的近5成,针对刚需上班族的、预售价格在4万元/平方米以下的楼盘就占8成。
北京住宅主力正在向外扩展。六环外已超过五六环之间成为库存主力区域。根据亚豪君岳会统计数据,目前六环外住宅库存占比高达40.35%,居各环线之首,相比去年同期占比上升4个百分点。
过去10年间,北京商品住宅库存分布始终以五环至六环之间为主;而今年开始,主力区域外延至六环以外。亚豪机构市场总监郭毅说,库存分布外移是受土地供应区域外延的影响。根据今年北京的供地计划,城六区的土地供应量不高于全市土地供应总量的20%,规划新城范围内却占70%以上。
不能只建住宅不建产业
如果扎根五环到六环甚至六环外,而工作却在五环内,就意味着早高峰基本需要奔波几十公里:要么是挤在地铁里,要么是堵在公路上。
“凡是进城方向没有不堵的。”年初,有市民把这一难题抛给了市发改委主任卢彦。他坦言,占整个北京总面积8%的城六区,承载了60%的人口、70%的产业、70%的三甲医院、70%的高等院校,能不挤吗?未来城六区疏解的同时,郊区新城更要提升承载能力,把城六区的好资源承接下来,并实现“职住平衡”。
所谓“职住平衡”,不是住在郊区、去城区工作,来回往返;而是工作和居住都在郊区新城。但实际上,想要实现职住平衡并不简单。
上个月,北京面向“职场新人”配租公租房,辛店家园、朗悦嘉园(楼盘资料业主论坛)在登记的第二天和第三天达到了房源数量两倍的登记上限;但西北六环外的苏家坨项目则遭到“冷遇”。“之前辛店家园项目的关注度并不高,甚至是租不满。”负责配租的内部人士向记者披露,由于这回面向“职场新人”专向配租,特别受周边产业园区上班族的青睐,“就业是很重要的一方面,这样才能真正把人留住。”
“要规划先行,住宅要有、产业也要有,配套也应该同时跟进供应。”知名地产专家、全国房地产商会联盟主席顾云昌说,北京城镇化快,但土地供应少,也远,这是大城市共同的问题,因此不能只盖住宅不盖配套。要想实现职住平衡,就必须有产业植入,就业岗位不能只在城里,起码一半甚至七八成人能够留在小城镇工作。
(北京日报)
莲城楼市新闻
国内楼市新闻
楼市活动
湘潭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