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致敬平凡英雄 传递公益薪火 ——走访湘潭公益楷模陈盛
发布时间:2025-08-18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周锦慧

  华声在线通讯员 周锦慧

  初秋时节,湘潭街头热浪翻涌,深圳市建辉慈善基金会“致敬行善者”项目的湘潭执行团队——湘童公益志愿者们对湘潭公益楷模陈盛进行了走访。这位被邻里称为“陈老师”的退伍军人,是原湘电集团的普通工人,曾经更是湘潭蓝天救援队的“定海神针”。当我们聊起那些惊心动魄的救援现场、那些默默坚守的公益岁月,这位42岁的汉子眼角泛红,却始终挺直腰板——那是军人的脊梁,更是公益者永不弯曲的担当。

11.png

  从汶川废墟到莲城大地:十年救援路,一颗赤子心

  时间回溯到2008年5月15日凌晨,汶川地震第三天。26岁的陈盛在天涯发帖召集了13名志愿者,大家在火车站集合后,背着装满救援绳索、急救药品和食品的行囊,在余震不断的盘山路上徒步12小时,硬是赶到了震中映秀镇。

  “当时就想,我是当过兵的,这时候不上谁上?”他回忆道。在映秀水电厂办公大楼的废墟里,他和队友用血肉模糊的双手刨开碎石,成功救出两名男子和一名女子;在近10公里塌方路段,他和志愿者们肩扛背驮,将救援物资一袋袋送到汶川县城;黄金救援期过后,他又留下来参与物资运输,一待就是15天。

  “那次经历让我明白,救援不是凭一腔热血,更需要专业支撑和组织。”陈盛说。

22.png

  从“单打独斗”到“专业战队”:组建湘潭民间救援力量

  “个人力量有限,得把有爱的人聚起来。”2015年,在参与云南鲁甸救援后,陈盛萌生了组建本地专业救援队的想法。同年12月,在时任任队长杨清瑞的支持下,湘潭蓝天救援队正式成立,陈盛担任副队长。在湘潭蓝天救援队成熟了以后,2023年,陈盛赋予自己新的身份,为了实现他打造社区级应急治理的梦想,他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创建湘潭市应急救援志愿者协会。通过打造社区级的应急支撑站点,及救援队伍从而解决救援最后一公里的痛点难点。协会的窘迫令人心酸:训练场地是借来的仓库,装备靠队员众筹,但人员从最初的几个人到如今几十个人的专业队伍,这支“民间守护者”逐渐成长为湘潭应急救援的重要补充力量。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陈盛带领队员冲锋在前。他们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背着60斤重的消杀器材,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对全市2000万平方米公共场所进行免费消杀。22河南水灾,23年京津冀水灾,24年岳阳及湘潭溃堤,25年缅甸地震,陈盛都义不容辞的踏上应急救助征程……

33.png

  从“救援英雄”到“平凡家人”:光环背后的坚守与困境

  翻开陈盛的荣誉簿,“雷锋家乡学雷锋先进个人”“湖南省十大杰出青年志愿者”“湘潭市见义勇为先进个人”“湖南青年五四奖章”……每一项都沉甸甸。但鲜为人知的是,这些烫金证书旁,还放着厚厚一叠病历:PTSD导致的失眠症、膝关节三级损伤、慢性湿疹......医生多次警告他“再泡水就得置换关节”,但每次汛情预警响起,第一个到队部报到的永远是他。生活给予这位“公益明星”的考验远不止此。作为家中独子的他,承受着不小的压力,父亲逝前的医药费、尚未还清的房贷、女儿的学费账单......全家生计全靠妻子在私企工作的微薄收入。

  “有时候夜里睡不着,就会想起映秀镇那些被困群众的眼神,想起河南灾区被水淹的街道。”陈盛搓着双手说,“我知道家里难,但每次看到求助信息,还是忍不住想去帮忙。”妻子悄悄告诉我们,她从最开始的不理解不支持到现在从不说“别去了”——“他做的都是好事,我只想他平平安安回来。”

  走访结束时,陈盛说下周会去云南给当地进行应急救援培训。“从之前的给流浪汉做一顿年夜饭,再到后来的给湘西小朋友一双球鞋,我在参与大的救援的同时,也会关注小公益”他笑着说。

  陈盛的故事没有惊天动地的豪言壮语,却用一次次逆行、一桩桩小事,编织起这座城市的温暖网络。最后他却用很朴实的话总结:“做公益这件事就是想做就做,对得起内心,能坚持就行”。

一审:蒋睿,二审:肖洋桂, 三审:白培生

湘潭要闻

湖南新闻

财经纵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