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新春走基层|熊大爷找信
发布时间:2020-01-30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肖畅

  

  (刊载于2020年1月30日《湖南日报》11版)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肖畅

  一封3页纸的信不见了,湘乡市中沙镇和谐村的熊端华大爷急得直跺脚。

  1月24日,大年三十,记者冒雨驱车90余公里来到熊端华家时,已近下午5时。沿途村民家已飘出冬笋炒腊肉的香味,熊大爷家厨房里的灶火还没点起,案板上放着一块猪肉,菜刀还搁在厨具架里。

  “信丢了可以慢慢找,年夜饭可还得吃呀!”记者找到熊大爷时,他正在卧室里翻抽屉。“那可是村民们的一片心,准备当新年礼物送给赵书记的。”熊大爷急了,又换了一个抽屉。

  “是2018年赵书记要走时,大家写的那封挽留信吗?”记者问。“不是嘞,前几天我们又写了一封感谢信,村里近100名贫困村民签了字,还摁了红手印呢。”熊大爷说。

  和谐村由原紫峰村、虎山村和道冲村3个村合并而成,原为省定贫困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84户269人。熊大爷口中的“赵书记”叫赵建成,2015年,他受湘乡市委委派来到和谐村,担任村党总支第一书记、驻村帮扶队队长。2018年,因为村民联名写的一封挽留信,驻村帮扶期满的赵建成决定留下来,再干3年。

  同行的和谐村党总支书记黄建和告诉记者,这些年,赵建成与村支两委成员及党员组长一起,争取项目资金,全面铺开村里基础设施建设。拉通拓宽村道,村民出行不再犯难;新修水渠整修河道,农田灌溉不成问题;新建村部,群众办事不要多头跑。

  不仅如此,赵建成还牵头引进荆峰莉竹木加工有限公司,以贫困户零投入零风险的“支部+公司+贫困户”发展模式进行产业扶贫。如今,村里60多户贫困户参与伞骨加工,2019年以来共创收120余万元。2017年投入使用的60千瓦光伏发电项目,每年还能增加村集体收入近5万元。

  “那还不止呢!”心急口快的熊大爷说,“这些年,他经常带着亲朋好友和社会爱心人士来村里开展扶贫活动。”

  在卧室里没有看到信的踪影,熊大爷又到堂屋里继续翻找。前些年,熊大爷因身患重病需长期服药治疗,家中还有3个读书的子女,医药费、学费压得这个家庭喘不过气来。2014年,熊大爷成了建档立卡贫困户。“那时候日子过得苦啊,过个年要是能买上2斤猪肉就算好的了,老伴常常一个人偷偷抹眼泪。”熊大爷说。

  “赵书记来了后,我家的情况好起来了。”熊大爷算起了账:医药费可报销90%,孩子们的学费被爱心人士“承包”了大部分。熊大爷不仅自己加工伞骨,还当上村里的保洁员,一月能赚2000多元。

  在堂屋里找了半天,熊大爷又“转战”厨房。“你看,家里的微波炉、电饭煲,都是赵书记送的。再看这边,40多只鸡,长得好哩,最小的也有3斤多,当时鸡苗也是赵书记送来的。”熊大爷突然转过脸来,认真地说,“不仅是对我,他对村里所有贫困户都是这样,有时候还偷偷塞钱给我们。他也就那点工资,家里还有2个孩子需要负担,经济条件也好不到哪里去嘞!”

  下午6时,熊大爷还在找信,听到消息的左邻右舍也陆续赶来。“老熊,我记得那天写完信,你折好放在上衣口袋里。你找了没有?”邻居这么一问,熊大爷拍了拍脑袋,连忙解开自己的棉衣外套,信还真在加绒衬衣口袋里。找到信的熊大爷,终于乐了。

  记者接过信,只见上面写道:“党的政策来扶贫,委派书记扶贫人。带领村民来致富,全村村民永记心……”信上贫困户的签名和红手印,密密麻麻挤满了一页纸。拿在手中,沉甸甸的。

  离开熊大爷家时,他正在生火,老伴切着肉,孩子们忙着洗菜。村里家家户户,升起袅袅炊烟……

湘潭要闻

湖南新闻

财经纵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