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起,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正式实施,该法首次将“常回家看看”精神赡养写入条文,也就是说即日起,老人可以因子女不常回家看看作为单独的诉讼请求将他们告上法庭。昨天上午,无锡市北塘区法院对一起赡养案件进行开庭审理并当庭宣判,老人作为原告,其中一个诉求就是要求子女常回家看看。老人的女儿作为被告,被法院“判处”平时每两个月至少需至老人居住处看望问候一次。据悉,这也是该法实施后的全国首例“常回家看看”诉请的判决。
原告老太:有矛盾但毕竟是母女,她要关心关心我
昨天庭审中,老人声称自己是被赶出来的,女婿还将自己的东西乱扔,把门锁换掉,她都无法进入房间把衣服和被褥取出。虽然当时报警了,但是双方的矛盾并没有化解。老人说,即使和女儿住在上下楼,但自己都是一个人独立生活的。自己退休工资1800多元,但平时每个月需要1000多元的看病吃药费,心脏里还装了2个支架,另外生病期间还向邻居借了2万元看病。现在和女儿有矛盾了,住在一起也不方便,她要求女儿能给自己经济补贴,在外面租房子住,同时还要承担医药费。老太说:“虽然和女儿不住在一起了,但是我毕竟是生她养她的母亲,他们平时也要来看看我,关心关心我,特别是生病的时候,因为他们对我好,也是给他们的子孙做榜样,他们也总会老的。可是他们对我不管不问,让我彻底寒了心。 ”
原告诉请:
1、为避免同住而产生不必要的纠纷,其自行解决居住问题,由被告女儿女婿每月支付其住房补贴600元。 2、要求女儿女婿支付其以往的部分医疗费。 3、要求女儿应定期及在传统节假日至其住所予以看望、问候。
被告女婿:和老人争吵过,没想到老人会打官司
昨天上午,储老太的女儿并未出现在庭审被告席上,而是其女婿朱某以及代理律师出庭。被告方介绍,龙塘家园的房子是朱某父母的拆迁安置房,分别为四楼的两套和一楼的一套。老人此前住在一楼。朱某在庭上承认确实扔过老人的东西,但原因是老人一直捡垃圾回来堆在房子里,整个房屋臭气熏天,楼上下邻居意见非常大,这让自己很没面子,因此与老人发生争吵,扔了老人的垃圾,但是并没有赶老人出门,而是让老人改住到另外一套在四楼的房子。老人觉得行动不便,提出自行解决居住,在靠近儿子的地方,由女儿女婿解决房租。朱某称,让他们没想到的是,4月3日老人将他们告上法庭,要求安排居住并定期看望,并支付租房租金及生病住院时的医疗费。
被告态度:
尽管对老母亲将自己告上法庭很不理解,但当天储某的女儿、女婿都表示,赡养老人是其应尽的义务,因此只要是法律规定的赡养义务,他们都将执行。
法院判决
女儿两个月至少看望母亲一次
昨天,在庭审后,北塘区法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和新修订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对该案做出了一审判决:1、女儿马某、女婿朱某自2012年9月起,以每月600元的标准给付储某房租费,2012 年9月起至本判决生效之月止的前述费用,马某、朱某应当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付清。 2、马某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支付储某某医疗费8000元。 3、马某应当自本判决生效之月起,每两个月至少需至储某某居住处看望问候一次;端午节、重阳节、中秋节、国庆节、元旦节,应当至少安排两个节日期间内予以看望;除夕夜至元宵节的春节期间,应当至少予以看望一次。
法官说法
法院作出判决只是无奈之举
就“常回家看看”首案,无锡北塘法院院长袁挺说:“精神赡养,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沟通、慰藉,法律的介入只是一种手段,重新建立良好的父母子女关系,让老年人安度晚年才是法官所希望的。 ”
他还表示:“此次判决,只是一个尝试,实际效果如何,还需司法实践进行检验。 ”
案件回放
精神赡养第一案:77岁老太告女儿女婿
原告储某是77岁高龄的老太,被告马某、朱某是其女儿、女婿,今年均已50多岁。
储某育有一儿一女,老两口原本在无锡马山地区有两套房屋,一套小户型的单间,一套65平方米。
2009年3月,储某与老伴及两个子女签订了一份协议,老夫妻将位于无锡马山的老房卖掉,钱归女儿,今后居住女儿位于北塘区龙塘家园的一套一楼房屋直至终年,养老送终均由女儿负担。小户型的单间房屋变卖后,65平方米的房屋归儿子与儿媳拥有。
2009年5月开始,老人按照协议搬离马山跟随女儿居住。父母与子女楼上楼下居住互相照应本是件好事,然而好景不长,从储某的老伴2009年8月去世后双方的矛盾开始爆发。
2012年8月,因为与女儿一家不和,储某搬离了女儿家。因为老年人单独租房很难,所以离开女儿家后,储某住到了儿子那里,儿子则在外租了房子住。
2013年4月3日,储某将女儿和女婿起诉到北塘法院。
昨天这起赡养案件在无锡北塘区法院开庭审理。由于7月1日正式实施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首次将“常回家看看”精神赡养写入条文,老人昨天庭审中也提出了要求女儿女婿看望自己的要求。该案成为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实施后的全国首例“常回家看看”案例。
焦点四问
1、为何老太“常回家看看”诉请获支持?
7月1日是个节点,“常回家看看”从此可作为单独诉求
早在案件审理前的调解阶段,储老太一直向法院叙说着自己的委屈,一遍遍试探性地询问法院:“她不来看我,有没有法律能管? ”当初储老太来到北塘法院表示要打官司,该院老年合议庭审判长高鑫接待了她。 “因为财产纠纷导致老人与子女关系破裂的案子我们办理很多,但出发点都是能协调则协调,不到万不得已尽量不会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高庭长说,法院多次组织双方调解,但是没有取得任何进展。
此前,“常回家看看”如果作为打官司的诉请于法无据,7月1日起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法》中,将其写入条文后,“常回家看看”就可以作为单独的诉讼请求。据此,高鑫法官告诉储老太,可以要求女儿来看望,但这需要在7月1日该法施行后。
2、法院凭什么判每两个月至少看一次?
综合考虑了双方居住地距离和子女工作状况
高鑫法官说,该法修订前,司法界对于精神赡养到底是道德义务还是法律义务一直争论不休,直至该法出炉,才基本统一意见,认为“常回家看看”的精神赡养属于法律义务。但量化是难题。
昨天判决后,高法官对判决中的看望频率进行了详细阐释。目前老人住在马山地区,离女儿的居住地有40多公里,考虑到这个距离,建议本案中至少每两个月一次看望,“子女工作再忙,两个月一次看望的时间应该还是能挤出来的。 ”
他说,本案原被告是有着血浓于水的母女关系,这个判决结果是最低要求,从人性化考虑,他们希望通过判决的结果让双方的感情在空间和时间上能自行修复,而不是机械化的刚性需求。
3、如果子女不执行看望义务怎么办?
申请强制执行,可处罚款,不得已的话甚至可拘留
高法官指出,如果子女不履行看望义务,权利人可申请强制执行,根据情节轻重可予以罚款直至拘留,但他并不希望看到强制执行这一幕。
北塘法院院长袁挺介绍,虽然该法将“常回家看看”写入条文,但对于如何监管执行并没有作出规定。法院为此先后3次召开专门会议,探讨如何让“常回家看看”的判决具有可操作性。与会代表建议“罚款”,除了罚款,还应该给父母精神赔偿金,比如两三百元一次。
针对不惧罚款但爱面子的人,与会代表建议,通过其工作单位向其施压,“连对父母都不孝顺,还谈什么为单位服务呢? ”
至于拘留,大家表示,这是最坏的结果:“如果都拘留了,说明父母与子女已经撕破脸,关系破坏到无法挽回的地步了”。
4、子女的哪些行为会引发精神赡养案?
一切事关老年人精神愉悦与否的赡养内容和方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八条规定,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
袁挺表示,近年来,精神赡养案件出现比较明显的增多趋势。一切事关老年人的精神愉悦与否的赡养内容和方式,都可能涉及精神赡养问题。根据法院分析,至少下列几个方面的精神赡养,完全具有可诉性:1、物化的精神赡养;2、必要的探望;3、子女有条件者,老人要求与子女共同生活;4、子女“分爹分妈”赡养,当子女有条件时,老人要求夫妻共同生活;5、子女限制老人精神生活或自由,老人要求排除妨碍;6、子女对老人精神虐待,老人要求停止侵权;等等。(新闻晚报)
滚动资讯:

- 刘奇葆在甘肃调研时强调 发挥文化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 俞正声向“2017感知中国——中国西部文化埃及行 新疆篇”活动致贺信
- 尽力解民忧,锦旗示谢意
- 习近平会见俄罗斯总统普京
- 习近平向第八届清洁能源部长级会议和第二届创新使命部长级会议致贺信
- 青山美丽蓝天幸福 习近平点睛绿色中国梦
- 伊拉克巴格达发生多起炸弹袭击 致35人死逾百人伤
- 马克龙与普京首次会面:法国对叙利亚问题绝不让步
- 77岁老人“绑妻求医” 为省22元车费7年走6万公里
- 中国电价下降1分1 节约全社会用电成本350亿元
- 学者:延迟退休等养老顶层设计方案已确定 未对外公布
- 江苏做了一件什么事,总理要求各地“都要这样做”?
- 公务员辞职3年内不得从事与原职务相关营利性活动
- 习近平致信祝贺中国农业科学院建院60周年 李克强作出批示表示祝贺
-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习近平主持会议
- 2岁少女遇车祸险些截肢 脱险后退还近20万爱心款
- 辛识平:“一带一路”何以拨动世界心弦
- 三户人家 这样脱贫
- 一根草绳上的脱贫路
- 脱贫路上的幸福歌
- 【中国制造2025样本调查】企业创新转型为何最缺人才?
- 习近平:努力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海军
- 请看这杯"总理咖啡"与"中国制造2025"的化学反应
- 经中央军委批准 《习近平论强军兴军》(团以上领导干部使用)印发全军
- 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筹办工作正按计划有序进行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管理实施细则
- 张德江:扎实开展执法检查工作 积极推进生态环境改善
- 李克强将正式访问德国并举行中德总理年度会晤、赴布鲁塞尔举行第十九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并对比利时进行正式访问
- 关于请广大市民对湘潭市贯彻《湖南省中小学幼儿园规划建设条例》以及湘潭市实施中小学幼儿园专项规划情况提出意见、建议的公告
- 中国将深化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 提出改革定价机制等八项任务
媒体评常回家看看:怎么算“看” 多久算“常”置顶精
发布时间:2013-07-03 来源:新闻晚报 作者:
相关阅读
- 2022-09-19对口协作赋能湖南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高质量发展
- 2019-10-23湘潭县“小网格”做出“大文章”
- 2018-10-19待到重阳日,还看岳塘教育展新颜——岳塘区教育局退休干部参观考察滴水湖学校、清水学校
- 2018-05-13感谢妈妈|毛桃芝
- 2017-07-18“数字湘潭县地理信息基础工程”项目开始试运行
- 2017-07-18引领青年一代继承好爱国爱港传统是历史责任
- 2017-07-12湘潭县国土资源局举行中小学生地质灾害宣讲课
- 2017-07-12湘潭县国土资源局 强化测绘成果应用 筑牢地理信息安全防线
湘潭要闻
- 打造“红色高新、锋领智谷”党建品牌 湘潭高新区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 湘潭高新区举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暨“两优一先”表彰会
- 优化营商环境丨湘潭高新区商会赴绵阳考察:共绘产业协同新蓝图,开启跨区合作新篇章
- 湘潭高新区及时治理建筑工地扬尘问题 维护群众切身利益
- 营商环境优 湘潭高新区与金荣集团、香港丰禾公司合作签约仪式举行
- 营商环境优 湘潭高新区与上海中军投资集团举行产业园项目签约仪式
湖南新闻
- 省高院发布报告:去年涉征案"民告官"一成胜诉
- 湖南首届"瓷博会"开幕 3000余件陶瓷艺术作品参评
- 成品油价下调 我省93号汽油重回“5元时代”
- 长沙地铁2号线西延线首列列车抵长 每列车有6节
- 下月起规范车辆救援服务 车辆施救告别"漫天要价"
- 长沙公积金使用率超8成 90㎡以下首套住房首付2成
财经纵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