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某被湘潭市疾控中心确诊HIV抗体阳性、继发性肺结核,于2014年11月15日入住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科。当时,患者面容憔悴,口腔黏膜可见白色溃烂组织,服用抗结核药物及抗HIV药物后出现严重的胃肠道反应,进食后口腔疼痛、不时呕吐,精神极差,眼里流露出担心、害怕、绝望的表情。
入院时,患者血小板仅45*10^9/l,CD4细胞数:35个/mm^3,胸部CT提示双肺散在斑片状阴影,且右肺门肿块性质不明确。这意味着患者目前处于艾滋病期且合并真菌感染,不排除HIV病毒对骨髓造血系统影响导致血小板下降,进一步发展可能出现全身出血现象,治疗难度非常大。HIV合并肺结核是目前结核病治疗的难题,存在抗痨药物与抗HIV药物的相互影响,且应用抗HIV治疗后出现的免疫重建可导致结核病情加重等等,甚至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危及患者生命。
感染科主任曾伟华召集全科人员反复讨论研究,制定了详细的治疗方案,并每日查房观察疗效,了解患者的不良反应。考虑到患者极易出现机会性感染,对她予以单间隔离,病房每日空气消毒,严格限制进出人员。曾伟华和护士长李向荣查房时多次对其进行心理疏导,耐心劝说,鼓励患者重树战胜疾病的信心。主管医师和责任护士主动为患者服务,提供生活便利,并与患者家属沟通,经常探望患者,给予患者亲情的关怀和帮助。经过近半个月的治疗,患者目前口腔黏膜恢复正常,痰菌转阴,血小板达到正常指标,精神、食欲也明显改善,重新建立了对抗病魔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