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华秋实,湘潭高新区金杯电工电磁线有限公司的新能源扩能三期项目迎来“收获的季节”,转入设备安装调试与量产攻坚阶段。这一关键进展,标志着金杯电工在新能源电磁线领域的产能升级迈出实质性一步,也为湖南乃至全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注入新的发展动能。
现场直击:智能车间“边建设边生产”
我们走进已投产的漆包车间,恒温恒湿的环境让人顿感舒适。整齐排列的立式漆包生产线上,闪烁着金属光泽的铜扁线在轨道上匀速流转,伴随设备运转的低鸣声,一卷卷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用电磁线正从这里下线……
“如果采用钢结构厂房的形式,建设进度会更快。但砖混结构在保温性和洁净度等方面更具优势,为高品质电磁线生产提供保障。”金杯电工电磁线有限公司设备部部长王锋介绍,目前,漆包车间、裸线车间、铜铝排车间均已投产,拉丝车间尚在建设中。
现场一边是大型吊车在吊装设备,一边是如火如荼的生产场景,构成“边建设边生产”的独特画面。
据悉,三期项目是金杯电工紧扣国家“双碳”战略、响应新能源汽车产业高速发展需求的重要布局。项目总投资规模逾10亿元,规划建设6万平方米高标准智能化生产厂房、仓库及1万余平方米科技创新研究场所,致力于打造规模化、智能化的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用电磁线生产基地。项目规划新增立式扁线漆包生产线100条,并同步配套上引设备、拉拔设备、高速挤压设备、在线检测装置及环保设备等先进设施。
“三期项目分阶段推进,当前一阶段的厂房已经竣工验收,还有一些装修装饰工程在进行中。二阶段的厂房、宿舍、办公楼建设等,将根据公司的发展计划逐步推进。”王锋介绍,规划的100条生产线中,有40条已经建成,另有24条即将投产,其余36条将于2026年上半年投入运营。全面投产后,预计实现年新增新能源汽车电机用漆包电磁线产能3万吨、铜铝排1万吨。
项目提速:政企协同盘活低效用地
金杯电工电磁线有限公司的新能源扩能三期项目的顺利推进,离不开政企的高效协同“作战”。
三期项目选址之初,金杯电工电磁线有限公司经多地比选,看中了紧邻公司的116.4亩土地。该地块由一家太阳能企业购得,厂房投产不到半年即停产,常年出租他用,属于长期低效和闲置利用土地。
针对这一亟须腾笼换鸟的地块,湘潭高新区成立低效和闲置用地处置工作专班,通过艰苦谈判,以4400万元包干价收回116.4亩企业土地及该宗土地上的构筑物、附着物,同步供地给金杯电工电磁线有限公司三期项目使用。
“湘潭高新区快速协助地块的清退移交,并在合规前提下加速相关手续办理。”王锋回忆,园区的种种举措,为项目争取了宝贵时间。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湘潭高新区创新推行党建共建模式,由区开发建设局党支部与金杯电工党委联合成立临时党支部,通过组织联动、资源联享,打通审批、用地、施工等环节的堵点难点。
湘潭高新区党工委书记蒋文龙也深入项目车间“督战”,详细了解建设进展与困难,勉励企业坚定信心、做强优势产业,并要求相关部门靠前服务,精准保障项目投产达效。
金杯电工电磁线有限公司也调配了精兵强将,工程部门全员投入,科学组织施工,高效推进项目建设。
随着新产能的释放,金杯电工在新能源电磁线领域的市场竞争力将显著增强,战略地位将进一步提升。三期项目全面投产后,预计年新增销售额近40亿元,年新增税收8000余万元,并将提供300个就业岗位。
这片曾经的闲置土地,如今正跃动着湘潭智能制造的强劲脉搏。
一审:蒋睿,二审:肖洋桂, 三审:白培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