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曹炯芳调研湘潭历史文化项目建设和名胜古迹保护
发布时间:2016-09-18   来源:湘潭日报  作者:刘建强

  9月14日,湘潭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曹炯芳调研窑湾历史文化街区、河西沿江名胜古迹及万楼项目保护与建设情况。市领导杨广、陈忠红、吴小月一同参加调研。

  曹炯芳一行首先从潭宝汽车站出发,步行至十八总的宽裕粮行,沿途察看了唐兴桥、江山胜迹摩崖石刻、陶公山、望衡亭,一路向工程建设人员了解窑湾历史文化街区及大唐兴寺建设保护工作进展情况。陶公山是湘潭城区的制高点,这里视野开阔,湘江风光尽收眼底。改造之后的陶公山,游道曲径通幽,新增了陶公墓庐、点将台等建筑,成为了一个精致的景区。窑湾历史文化街区是我市一项民生工程、文化工程和窗口工程,目前一期工程潭宝汽车站到李柳染堂段已基本完成了征拆,二期工程范围内的征拆也将在年底全部完成;工程建设方面已经完成了包括唐兴桥在内的5个项目,另有6个项目正在施工中;大唐兴寺的复建也正在抓紧前期准备工作。“现在正是施工的黄金时期,一定要合理安排工期,抓紧进度。”曹炯芳要求,在建设过程中,既要保护好文化风景,又要因地制宜推进。

  河西滨江路一带,毛泽东少年时期当过学徒的“宽裕粮行”、近代民主革命先驱秋瑾在湘潭的故居“义源当”、全国保留最好规模最大的鲁班殿等,都是有价值的历史文物;清朝康熙年间由北方五省旅居湘潭的商人集资兴建的关圣殿,是目前我市城区唯一的国家级文保单位。曹炯芳一边看一边详细了解它们的来历和保护现状。鲁班殿门额上方的泥塑浮雕《湘潭古城全景图》细腻逼真,被称为湘潭的“清明上河图”;关圣殿春秋阁大殿前的汉白玉龙柱及四周槅扇上的木雕人物故事,技艺精湛、栩栩如生。曹炯芳对此赞不绝口,他强调,要加强整体规划,让文物景点串成线、连成片,同时注重挖掘文物的历史文化内涵,在宣传推介上大做文章。

  城正街是我市另一个历史文化街区,有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文庙和刘道一烈士纪念馆等众多的历史文化遗存。文庙的保护并不如人意,目前这里是湖南科技大学的老干部活动中心,大殿内竟然正在举行一场排球比赛。“这是湘潭的文脉所在。”一位湖南科大退休教师握着曹炯芳的手急切地说。曹炯芳表示,这是记录了湘潭历史的地方,它们的开发和利用一定要做到科学、系统、法治,要尊重历史文化、还原历史原貌。

  在万楼,曹炯芳了解了广场设计建设及万楼段风光带建设进展情况。他指出,项目建设任务非常紧迫,各级各部门要有危机感和紧迫感,要经常深入一线,帮扶项目发展,形成项目建设的大热潮,推动湘潭的大跨越、大发展。

  雨湖区政府、市住建局、规划局、城发集团、地产集团等单位负责人陪同调研。


湘潭要闻

湖南新闻

财经纵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