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彭娟 通讯员 摄
湖南日报记者 施泉江
通讯员 颜雨彬 汪丹
【名片】
彭娟,湖南湘乡人,1991年出生,2009年入伍,中共党员,现任湘潭市吉安路消防特勤站副站长,三级指挥员。作为该站唯一一名女消防指战员,她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勤学苦练,总是以积极的状态面对工作;生活中,常常以“知心姐姐”的身份关心队员,赢得了队友的赞许。
【故事】
“娟哥,加油……”5月6日,在湘潭市消防救援支队训练场上,参加体能训练的消防员们正在给一位女消防指挥员加油助威。
这位女消防指挥员就是彭娟,因为她的风风火火和全心投入,战友们喊她“娟哥”,她也乐呵呵地接受。面对记者的采访,她说:“一声‘娟哥’是大家对我的认同、包容和支持。”
今年2月,消防救援队伍三定落编定岗后,彭娟主动选择了下沉至基层消防站担任指挥员,脱掉高跟鞋走上训练场,编入基层执勤战备队伍。
“一个女同志下基层消防站干吗?那里不适合你。”对于她这个决定,很多人表示不理解。面对质疑,彭娟斩钉截铁地回答:“基层消防站也需要女干部!”
就这样,这位曾经坐在办公室敲着键盘的消防女干部,穿上作训服,走上了训练场。
“勤能补拙。体能弱我就多练点,总能赶得上。”彭娟为了更好更快地投入执勤备战,请带训班长为她量身定制了一套训练计划。她常常利用休息时间加练,“刚开始的时候身体还有点吃力,后面渐渐地能够跟上训练计划,每次坚持下来后都会有一种无与伦比的成就感。”
“没有不会打仗的士兵,只有不会带兵的将军。”彭娟说,作为一个基层指挥员,除了体能要提升,还需具备过硬的指挥技能。于是,她通过各种途径寻找各种场景的战评课件,每搜集到一个战例她都如获至宝,一遍一遍翻阅,不懂的地方就请教经验丰富的指挥员,并做好笔记。为了尽快融入实战,每次中队出警她都跟车学习经验。战友劝她没必要那么拼,她反驳道:“我在灭火救援方面还是一个‘小白’。作为一个指挥员,不抓紧时间学习和跟班锻炼,以后怎么独立指挥?”
为了能够做到一分钟内跟警出动,简单的一个穿战斗服上车动作,彭娟反复练了上千次。功夫不负有心人,不久后,她从刚开始的几分钟练到一分钟以内。在她看来,每快一秒就能早一秒到达现场,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就能早一秒得到保障。
相比男指挥员,也许她少了一分力气,但她有着女人天生的细心,熟悉战友们的技能特长,并能合理分配任务。“每个队员的性格特点、家庭状况、生日等,她都了然于心。”湘潭市消防救援支队吉安路特勤站站长李灿告诉记者。
今年春节以来,受疫情影响,指战员们不能休假,在长时间的执勤备战中难免会想家,如何缓解他们的相思之情成为彭娟的又一项工作。她一边安抚队友们,给予他们心理疏导和生活帮助,一边利用空闲时间组织大家一起包饺子,以“知心姐姐”的身份走进队友们的日常生活。
“你出过警吗?”“我出过,但是没有到过现场,都是中途返回。”彭娟告诉记者,每次出警都因为事故解决得及时,所以在赶往现场的路上便中途返回了,以至于被队友们笑称“镇站之宝”。“虽然想去现场参与实战,但更宁愿每次出警都是中途返回。”她笑着说。
消防救援队伍是一支“养兵千日、用兵千日”的队伍,24小时随时待命。彭娟说,因为做了女指挥员,她多了一些成熟,多了一份责任,穿上了这身衣服,就意味着做好了随时战斗的准备。
原载于《湖南日报》2020年5月8日(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