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湘潭县:党建驱动“银发引擎” 银龄智慧赋能振兴
发布时间:2025-05-07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

  华声在线通讯员 胡京卫 彭圆

  翰墨结硕果,清风拂莲乡。5月6日,湘潭县第四届“清廉文化周”——“银发助廉”书画展正式开展。自4年前起,湘潭县的银发艺术家们便以书画为媒,用清雅优美的艺术形式,向党员干部群众传递廉洁理念,如春雨般浸润人心,为党风廉政建设注入独特的银发智慧与力量。

  近年来,湘潭县按照市委“银发人才耀莲城”活动要求,坚持党建引领,创新探索“党建 + 银发人才”模式。通过精心打造212个银发人才工作站(室),吸引1235名银发专家入库,成功走出一条银龄智慧助力乡村振兴与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新路径,为县域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党建引领构建银发人才生态圈

  湘潭县委组织部高瞻远瞩,构建起“县级 - 行业 - 基层”三级组织体系。由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牵头县级总站,统筹全局;卫健、教育等行业及湘莲、油茶等产业设立行业总站,精准对接;212个村社、企业基层站点作为服务末梢,延伸触角。

  在云龙山庄小区,老党员王启高发挥带头作用,带领银发工作站创新推出“党建引领 + 银龄示范 + 业主参与”自治模式。在其示范带动下,全县388名老干部积极行动,建立51个小区工作站,1800余名志愿者踊跃投身160个小区自治工作。该创新模式成效显著,相关经验被人民网、湖南日报等主流媒体报道,还吸引湖北、江西等地20余批次考察团前来学习交流。更是被盛赞其为“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实践”,成为基层治理的闪亮名片。

1.jpg

  (云龙山庄小区党支部、业委会与居民交流)

  银发智慧撬动产业升级

  在产业发展的浪潮中,银发专家们凭借丰富经验和专业知识,成为推动产业升级的关键力量。87岁的林业工程师汤守信,带领“科技110”团队深入田间地头,推广油茶适时采摘技术,让全县油茶产量增加700余吨,帮助林农增收超亿元,用科技为油茶产业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银发专家汤上与湖南信诺公司携手共建工作室,潜心钻研,成功攻克搪瓷去硝酸盐技术难题。这一突破助力企业荣获中国轻工业科技发明一等奖,企业生产的高端搪瓷材料市场占有率突破11%,销售额跃居全国榜首,在行业内树立起标杆。

2.jpg

  (银发专家汤上开展技术指导)

  非遗活化焕发文化新生

  在文化传承与创新领域,银发人才同样成绩斐然。石鼓镇油纸伞非遗传承人周汉宇大胆创新,探索出“非遗 + 研学 + 产业”模式,开发出10余类文创产品,不仅让古老的油纸伞技艺焕发新生,更带动年产值突破1.5亿元,实现了文化传承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在碧泉书院重建过程中,黄忠德、张作奇等银发专家团队不辞辛劳,整理300余万字典籍资料,深入研究历史文化,精心规划设计,重现“湖湘学派”发源地的宋明书院风貌,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重要贡献。

3.jpg

  (银发专家张作奇讲授《碧泉书院史话》)

  智慧服务守护民生福祉

  湘潭县的银发专家们始终心系民生,积极运用专业技能守护群众健康县中医院银发工作站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打造“云端医联体”,通过远程影像诊断,已为基层患者提供服务1.2万人次,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资源。

  8名退休名医组成“巡诊团”,足迹遍布17个乡镇,开展义诊巡诊230余次,惠及群众超5000人。他们用精湛医术和无私奉献,为基层群众送去健康和温暖,成为群众心中的“健康守护者”。

4.jpg

  (县中医院银发专家在射埠镇来仪村义诊)

  长效机制激发持续动能

  为确保银发人才工作可持续发展,湘潭县建立“三库联动”机制,即人才库、需求库、项目库协同运作,精准匹配资源,让银发人才的智慧和力量得到充分发挥。同时,将银发人才工作纳入财政预算,为工作开展提供坚实资金保障;构建起组织部门牵头、老干部门主责、多方协同的工作格局,形成推动银发人才工作的强大合力。

  “银龄有为,桑榆未晚”。湘潭县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以“我爱湘潭我的家——银发生辉”主题系列活动为契机,持续深化“银发人才耀莲乡”品牌建设,让银龄力量在中国式现代化莲乡建设的征程中持续发光发热,书写更加绚丽的篇章。

一审:蒋睿,二审:肖洋桂, 三审:白培生

湘潭要闻

湖南新闻

财经纵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