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市国省干线公路优良率居全省第一
华声在线湘潭讯(通讯员 李朝晖)2016年以来,湘潭市围绕创建“畅安舒美”的公路通行环境,全力推进大中修工程,在质量安全监督方面严把“四关”,提前并超额完成了省计划下达的任务,并顺利竣工验收。经检测,全市国省干线公路优良率已达96.6%,名列全省前茅。
第一,严把“设计关”。为确保设计质量,选择有资质的设计单位进行设计,并对其进行严格要求,及时提出技术意见,在各阶段图纸出来后,及时组织技术人员进行审核,将审图意见和建议汇总上报。做到图纸问题提前更改,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大的改动,避免对工期和造价产生较大影响。
第二,严把“技术关”。首次采用了“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碎石化”新技术,进一步强化了路基,进一步延长了公路使用寿命。相比传统的大修改造,“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碎石化”工艺具有施工简便,改造周期短,综合造价低,就地再生,环保无污染等优点,避免了对公路沿线植被的破坏,有利于保护公路沿线的生态平衡。对群众非常关注的G320和G107线,采用了中修换板工艺,投资170万元完成了6400平米的破碎板块更新。在大修方面,重点对S208线,S330线实施了“白改黑”路面大修工程,并在年底前完成了主体工程验收。2017年,将抓紧完工S208线绿化、安保等附属工程的提质改造。
第三,严把“监督关”。对于施工阶段质量控制,正确处理业主与监理单位、施工单位之间的关系,依靠监理的力量来完成各项管理工作。公开招标或委托有资质的监理单位进行工程监理,明确其职责、权利及工作方式。业主对监理行为、监理过程、监督结果进行管理,要求监理单位自接受委托后即成立相应的监理机构,量体裁衣制定工程监理细则,对工程进行全程监理。
第四,严把“施工质量关”。依据《湖南省普通公路养护工程管理办法》及《湘潭市公路管理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工程建设监督管理的通知》精神,严格按照招投标程序,选择施工单位和选取有实际技能与类似工程施工经验的劳务队伍进行工程施工,并与之签订生产、安全、廉政、质量合同,从而确保工程质量、工程安全与工程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