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社会出现了一批因大病重病、子女就学或其他突发事件等原因造成的新型贫困人口。若论收入,这个群体可能是中等收入群体,无法纳入低保救助范畴。若论支出,家庭支出已远远超过家庭收入,形成常年性“支出型”贫困。“支出型”贫困是所有中等收入家庭都可能遇到的人生风险。
作为全国社会救助城市,湘潭市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惠及“支出型”贫困家庭。该市对《困难家庭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认定办法》进行重新修订,明确将“支出型”生活困难家庭纳入社会救助保障范围,进一步提升社会救助的力度、精度、广度和温度。
为破解“支出型”家庭贫困难题,湘潭市将家庭刚性支出扣减办法纳入低保审核,家庭成员因残疾、患重病、全日制教育等增加的刚性支出费用累计超过上年度家庭年收入2倍以上,且后续支出费用较大的,按照一定比例核减家庭收入。同时,将单一的计算收入方式调整为收入计算参数,细化灵活就业、小农经济收入等标准计算方法,根据救助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劳动能力、家庭经济收入等情况,由过去的分档救助调整为差额救助,让救助更加精准。
湘潭市还开全国先河,建立了临时救助制度,使救助对象从最困难的低保人群向低保边缘人群拓展。为应对“支出型”贫困人口增加的情况,湘潭此次对临时救助实施细则进行了调整,对因教育、医疗等生活必须支出突然增加超出家庭承受能力需救助的对象归为“支出型”救助,对因意外事件、突发重大疾病导致基本生活暂时出现严重困难、需立即采取救助措施的对象归为急难型救助,并根据实际情况分别予以救助。同时,将审批权调整为县(市)区、园区民政局、乡镇(街道)民政所均可审批,加快救助时效,对于急难型临时救助,实行“先行救助”,急难情况缓解后,补齐手续即可。(周雨晴 左金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