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湘潭市“设计下乡”志愿服务大赛纪实
发布时间:2019-08-23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于振宇

  用青春呵护乡村美丽容颜

  ——湘潭市“设计下乡”志愿服务大赛纪实

  湖南日报记者 于振宇

  “今天,我们已经完成实地调研,并在湘乡市东郊乡横洲村召开设计方案汇报会,我们将村上的河堤设计成了集防洪、交通、休闲于一体的要道,并为村里设计了一个3亩大小的文化广场。”8月20日,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刘娜,向湘潭市“设计下乡”志愿服务大赛组委会反馈了自己的工作进度。

  乡村振兴,离不开年轻人的参与,不能少了青春的气息。今年4月,共青团湘潭市委、湘潭市农业农村局等部门启动了“设计下乡”志愿服务大赛,组织湘潭市内外高校相关专业教师与大学生,组成设计团队,前往联点乡镇的指定村落,根据农村的需要,提供农村人居环境设计、特色农产品标识及包装、乡村形象推介H5设计三个方面内容的设计服务。

  “规划农村环境、支持乡村发展、带动乡村振兴,这是本次大赛的初衷。”湘潭团市委书记王利介绍,“农产品包装设计类别,主要是为了提高农村经营者的包装意识和品牌意识,避免部分农产品灰头土脸、形象不好、效益不佳,从而助推农村产业发展。安排乡村形象推介H5设计,则是借助网络新媒体手段,大力宣传湘潭市重点乡镇和十大现代农业示范园,推销其优美形象,避免养在深闺人不识,促进乡村旅游发展。”

  成果体现在纸上,功夫必须用在脚下。6月初,各设计团队的大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纷纷深入服务地区进行调研走访,了解当地的山水风貌、自然资源、历史文化、产业发展等实际情况,根据各地的需求确定设计任务,并现场进行勘测、航拍等素材收集工作。

  “此次‘设计下乡’,是实实在在为我们基层服务。我们村上正好要对鱼塘、农家乐这些片区进行整体设计,打造一个美丽屋场,正愁没有专业设计!”见到有专业的设计团队提供公益服务,湘潭市雨湖区响水乡郑家村村主任成伟军脸上乐开了花。

  郑家村气候温和,山清水秀,游客常年络绎不绝,这里目前正在打造美丽乡村示范村。湖南城市学院的大三学生李子健带着团队经过4次实地考察,同村里反复沟通,对园林景观、水体景观的设计改造,以及一些建筑的立面设计改造进行了修改,将建筑跟当地的山水特色更好融合起来。

  “大家对此次大赛非常投入,村民们也非常热情,为我们提供资料素材、专人讲解介绍,对调研、问卷调查也非常配合,这是非常宝贵的社会实践经历。”李子健相信,经过此次设计改造,郑家村的村容村貌会更美,能够吸引到更多游客前来。

  湘潭县基天辰种养专业合作社的土鸡产品,一直销量很好,但是企业负责人刘文彬却一直愁于包装设计不规范,影响了产品的品质感。湖南科技大学的冯帅团队,结合公司产品的生态绿色特质,为其设计了包装箱、标签标识和一套Logo方案,获得了刘文彬的高度认可。“设计简洁、精致,寓意丰富,符合我们产品的特色。我们已经把原来的包装设计替换掉了。”刘文彬兴奋地说。

  活动开展短短几个月,吸引了全省134个设计团队参与,他们走进10个现代农业示范园、22个乡镇、63个自然村,为改善这里的人居环境以及推广这些地方的特色亮点出谋划策,并完成了38种特色农产品的品牌包装设计方案。

  为了保证活动贴近乡村、取得实效,组委会每周调度掌握工作动态,及时协调处理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深入到乡镇和村庄进行督导。“这次‘设计下乡’效果明显,设计团队和设计对象的沟通到位,设计对象任务明确、服务周到,设计团队作风深入、态度积极。”参与督导的王利说。

  纸上的成果,贵在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湖南大学的高材生正在为我们村的农村环境整治示范片做设计,设计作品出来之后,我们将会马上进入实施阶段,设计团队的劳动成果将在两到三个月之内开花结果。”韶山市杨林乡杨林村党支部书记彭建武表示。

  “实现志愿服务的常态化与可持续发展,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转化机制至关重要。”王利说,各乡镇、各村能很好地利用设计团队的设计成果,设计团队也会在具体实施阶段耐心地提供技术指导,形成长期的合作关系。8月底,活动将结合作品的专业水准、村里的评价等,综合评选出获奖团队,并将这些优秀的案例向更多的地方推广。

湘潭要闻

湖南新闻

财经纵横